清晨,還未全然消散的霧氣濕潤了我的鼻尖,待回過神來,抬眸便是桌上那張塵封在老相框裡的照片,把我的心緒拉入了回憶。如果説我的記憶碎片漂浮於星辰大海,這一份記憶一定被我裝在最漂亮的「漂流瓶」裡。
我們相遇在14年的金秋,那是個落葉繽紛的雨季。
她叫尼可,是我的同班同學,也是我從小到大形影不離的玩伴。每天下午放學後,我和她都會踩上單車向古鎮飛馳而去。
陽光穿過亭台樓閣,織成千絲萬縷的光網,形成了輕輕籠罩在我們身上的一層光暈。大小魚兒在湖水中怡然自得地穿梭,細小的身影若隱若現。岸邊水草豐茂,整座古鎮宛如世外桃源。初夏的蒼穹將陽光溫柔地灑向大地。烏篷船一搖一擺穿過拱橋洞,水面隨著濺起又落下的水珠泛起一圈圈漣漪,在陽光的折射下波光粼粼。遠方的糖畫那誘人的甜香味在空氣中瀰漫開來,尼可那「吃貨」的眼睛便亮了起來,想都沒想就向飄香的地方跑去,我看著她的身影在後面小跑追著。樹葉沙沙作響,擾亂了天邊清湛的殘雲,暮色輕柔,晚霞依舊。畫糖畫的老伯台前簇擁著一堆小孩兒,那是年幼時期我們懵懂,卻情願的等候。只見那勺尖輕帶著糖漿,在純白石板上勾勒
出纏綿的細絲,接著轉、騰、繞、顛,琥珀一樣的糖漿在空中周轉舞蹈著。尼可像一隻毛毛蟲一樣鑽進孩子堆,我打算先去看看遊船票價。尼可一蹦一跳帶回一支小豬糖畫,在餘暉中鑲嵌上了黃昏的顏色。我咬了一大口,凝固後的糖畫在我嘴裡化開,然後把剩下的焦糖豬頭都留給了尼可。
我至今都還記得回水村樓閣的路上,那一片片收容了落日餘暉的積水。我們俯身向下看到化在波紋漣漪裡綻放的笑臉,不過只看到了一張臉,另一張卻化在了水裏,消失不見。
我們分別在19年的夏天,那年的蟬鳴格外聒噪。
童年的夢,在時光中漸行漸遠。多年以後,當我返回母校時,教學樓門口的那棵桂花樹又高了一寸。我矜持地站在空蕩的教室裡,明明透明的空氣卻像隔了道牆。那個美好的烏托邦,那些我們光顧過的天地,暮然回首,已經不再屬於我們了。枯萎的葉片悠悠飄下,越過窗邊,落在我的口袋裡。我爬上天台,站在小學部最高的樓層眺望遠方,在對面中學部的樓裡若隱若現地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和輪廓,站在窗戶面前,也在凝視遠方。那個身影比以前更高,更成熟,也更沉靜了。